孩子们在学习面塑制作 传统文化进校园、救护知识进校园、税法进校园、禁毒进校园、防治艾滋进校园……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陆续有100多项相关工作试图进校园“从娃娃抓起”。在一定程度上,这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若各个部门都拿着文件、扛着大旗,以“积极响应上级要求”为名,通过各种渠道,把自己的一摊工作挤进课表,甚至对学校下任务、定指标、搞检查,校园的负担必然日益繁重,孩子们也将疲于应付。 当下,各种进校园活动仍在不断加码,似乎成了一些地方重视某项工作的标配。对此,我们不禁要问:校园真的是想进就能进?进校园的标准又该由谁来制定? “从娃娃抓起”成了一把万能钥匙 家长准备原材料、幼儿园老师画好图形、大班的孩子颤颤巍巍地拿着针,多方“努力”之下,一件刺绣作品诞生。这是半月谈记者在广东某幼儿园采访非遗进校园时偶遇的场景。幼儿园为了开展学前刺绣这门特色课程,让孩子们从3岁开始学习刺绣,并要求每个老师都要掌握刺绣技能。 福建省教育厅2018年发文,将心肺复苏急救自救知识和技能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半月谈记者查阅文件发现,该计划不仅要求初中生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小学生也要了解心肺复苏流程。在个别省份,120急救护士甚至走进幼儿园,现场教授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法,普及徒手心肺复苏。 教育界人士认为,有些活动、项目进校园确有必要。广州中黄外国语小学副校长李春说,教育有很重要的职能,就是将“种子埋下去”,让孩子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欲望。如今各个部门对教育都有要求,如环保意识、医学常识、自救知识等,客观上反映了政府、公众对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在不断提高。 但过多过滥的进校园活动则让不少学校头疼。江苏一位教育工作者顾志刚向半月谈记者历数自己接待过的奇葩项目:文明养犬知识普及巡回宣讲、秸秆禁烧系列活动、防范金融诈骗知识竞赛……“每个部门都有工作要开展,都有文件要落实,学校好抓、孩子听话,于是‘从娃娃抓起’就成了一把万能钥匙。” “我们常常要面对不同部门扛着大旗,要求让某项工作进教材、进课堂。”教育部教材局相关负责人说。 从2000年到2016年,教育部统计各相关部门印发文件或明确要求加强的专题教育有100多项。杭州某区教育局的不完全统计显示,3年来接到各种与教育无关的临时任务多达188件。 这部门,那部门,都想抓住娃娃手 半月谈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工作单拿出来看都“势在必行”,但要是都想挤进校园、拉起小手,却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江苏、广东、北京等多地教育工作者抱怨,教材缺失、师资短板、学时有限,使许多进校园活动流于形式;而任务又都是“刚性的”,学校只能想办法应付。 ——师资不到位,临时抱佛脚。 江苏扬州一小学校长说,过去学校一开传统文化课就头疼,没有教材课程大纲,老师都靠“东拼西凑”,有时候不得不搜罗民间艺人。“有次我在路边碰到摆地摊做竹编的老人,就请他来学校教了一课。” 广州市越秀区一小学校长告诉半月谈记者,非遗进校园有利于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但现实中却面临师资难题。据了解,广东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14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4人。“平均一个非遗项目国家级传承人还不到一个,本身就稀缺的传承人究竟又有多少精力、又能进几个校园呢?” ——场面热闹、内容空洞。 广州市黄埔区某小学今年9月刚开学不久就开始进行“推普周”的安排。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通话,学校更是理所当然地成为推广普通话、运用规范字的重要场所。然而,“推普周”看似声势很大,其实学校“就是在校门口、教室里贴贴标语”。 该校校长表示,如今大城市中小学中普通话推广程度很高,想让小孩说方言都难,“推普周”的必要性不大。一定要搞,学校只能在看得见的地方多贴一些标语,形式大于内容。 某小学一位信息老师告诉半月谈记者,学校台账任务中很大一部分是各个部门进校园的任务。“有些就是拍个照片、录个视频、做份总结交差。” ——课堂容不下,任务带回家。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不少五花八门的课外作业,不少来自于各个部门的工作需要落实,家长老师孩子都抱怨不胜其扰。杭州有老师吐槽:老师不生产作业,老师只是作业的搬运工!很多任务并非出自老师、学校甚至教育部门的本意,而是各级各部门都想从娃娃抓起,凡事都想进校园,都想小手拉大手。 教育专家认为,现在一说到社会问题,根源大都在教育,此方面教育的失败,根源又都在儿童教育身上。这种逻辑下,什么问题都指向教育,尤其是指向儿童教育。社会病都想给教育打疫苗,表面看是不尊重教育规律,骨子里也是一种懒政。 尊重教育规律,杜绝形式主义 “从娃娃抓起”或许并没有错,但过多过滥、违背教育规律的进校园活动,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据了解,2017年,教育部出台《综合活动实践课程指导纲要》,分类型、分学段推荐了152个活动主题,并对活动目标、内容、方式等做了简要说明。这是针对一些学校感到活动类课程设计难度较大,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的现状,提供的基本活动示例,不是要求学校“照单全收”。
实际上,各种行政部门的工作进校园,有的并不合理,是任意扩大自己的行政权力。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应该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进一步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政府是管理者,学校是办学者,学校办学效果应由社会来评价。 同时,要允许学校有不同的做法,少下刚性指标,不搞一刀切。南京夫子庙小学党总支书记高小丽认为,传统戏曲“进校园”目的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要会唱,而是要传承传统文化。围绕这样的目的,应允许各个学校有不同的做法。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方海光建议,全社会普及要分层次,有些宣传引导,可以通过家庭、社区渗透到孩子身上,不必要重复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