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人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账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84|回复: 3

同治年间回民围凤翔城始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0 12: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 中国陕西宝鸡
陕西回民起义,发端于华州(今华县)羌白镇。因当地回民购买竹杆,汉民增价居奇致起争端,当时经人劝散。不料,是夜汉民潜至回民村社,烧毁房屋,伤毙人命。于是渭南、大荔一带回民闻讯而起,汉民皆拔刀相向。渭南团总冯元佐从中散布“见回不留”口号,致起大规模仇杀。清政府则借此制造民族分裂,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
     同治元年(1862),渭南回民郭克裕在凤翔贩卖土布,惊闻家乡事变,不敢冒然归里。八月初三日,郭克裕进城办事,与正在城门口盘查行人的凤翔县丞谢纯卓发生口角,遂被县令唐霈霖逮捕入狱。这一事件,激起城内回民普遍不满。纷纷涌至县衙要求放人。但遭唐霈霖严词拒绝。于是,城外回民入城据理以争,全城大哗。郭克裕虽经差役铁林具保释放,但已为时过晚。次日黎明,东关一带火起,唐霈霖悍然调动驻扎东湖的500名团勇,将城内48家回民,不分男女老幼尽行屠戮。同时又调集城外团练万余人包围了麻家崖附近的回民村庄。当时,凤翔境内共有回民六万三千余人。分为36房,散布28坊。县城内主要集中在行司巷,沙家巷,南巷等处;城外多附郭而居,故能一呼百应。于是回众在崔家凹雇工崔三的率领下奋起反击,并迅速包围了凤翔城。
     凤翔知府张兆栋闻变,立刻向省城西安申报,并将城关民房全部拆除。当时凤翔城刚刚整修,城周长14里,壕深可及泉,墙宽能走马,共有女墙4342垛,每垛设二人轮班把守,计派垛夫9620名,以青、红、黑、白四色旗区别四方,每垛插一小旗,每50垛立大旗一面,大旗上书统领姓名。炮台、瓮城除垛夫外,另配驻练勇800名。此后张兆栋又令城中驻军环城而营,设牛马墙为屏障。整个布局是城上垛夫练勇,城下“川、黔虎威”,“宣威营军”,组成了一道比较牢固的立体防线。县衙张榜告示:“凡入城者须携带口粮”,以资长期固守。
     同年九月十三日,官军突围至回军前沿阵地,回军伏兵四起,官军首尾不能相顾,仓慌后撤,回军乘胜追击,直扑城下,双方短兵相接,战斗十分激烈,官军死伤二百余人,民团折一百六十余人。后因回军攻城的火药、烧酒被炮火引燃,方始收兵。后来,围城回军于城外开挖长壕,三日之间开壕三通。并设置“铃架”、“犬铺”作为警戒,以资长期围困,致使凤翔城内外断绝,水泄不通。
     翌年(1863)正月,甘肃灵台、华亭一带回民东下策应,凤翔城危如累卵,知府张兆栋惊恐万状,告急文书多达四十余禀,但西安并无一兵一卒来救。于是,生员张渭川、武弁宫文通自告奋勇赴京请援。元宵之夜,张、宫带领20名精壮团勇缒城而下,中途19名团勇陨命,仅一名团勇和张、宫二人侥幸突围。三人绕道南山,出潼关,至京师投陕西藉给事中王宽成和待讲沈秉成住所,经其二人具摺上奏。同治皇帝诏曰:“凤翔被围半年,危在旦夕,雷正绾近在咸阳,即着陕西巡抚瑛棨资商,令其统带所部驰赴凤翔,讯解城围“。但总兵雷正绾正染时疫,驻军三原,无法移师。圣旨成了一纸空文。七月初九拂晓,回军又一次发动攻势,用火炮将西城南垛口轰塌,高立云梯,奋勇登上城墙,斩杀守城垛夫三十余人。张兆栋闻警,亲自带领亲兵从西城上;六品军功王玉礼从南城上;弁勇李珍、钱定国亦由北城赶至,团勇三路夹击,登城回军不支,纷纷跳城而去。计至围城以来,回军攻城六十余次,大小五十余仗,凤翔城始终未被攻破。
    九月,钦差大臣多隆阿委派总兵陶茂林率领3500名官兵由周至西进,行至油坊街,与回军遭遇,陶分兵一支,绕道截断回军退路,然后指挥各营正面攻杀,回军人少势单,被迫撤退。官军退至第一村时,回军再次列阵迎战,不幸又遭官军埋伏。陶茂林遂将所部分为左、中、右三队,直扑白家凹,先以马队冲击,又令步兵两翼包抄,白家凹倾刻失陷。官军进至距城郊七里的翟家寺一线。此时,回民大队赶到,乘官军立足未稳发动反攻,官军损失惨重。正酣战间,城下虎威营投入战斗,火器连番扫射,官军士气大振,回军不得不退至壕沟。壕沟既有石垒,又盖有太平板,官军火力难以施展。正在紧急关头,陶茂林亲率卫队,同虎威营在两翼配合下猛攻中坚。虎威营身披湿毡,挥舞短刀,迅速突至壕沟,杀毙守壕回军数人。接着,官军后续部队如潮水般涌至,回军全线崩溃,只得退出壕沟,放弃东关,全部收缩至麻家崖老营。九月十五日,官军发动总攻,相继攻陷北镇宫,麻家什字,宁家巷,沙家河(今太平巷)等回军据点,麻家崖老营随之陷落,回军余部逃往千、陇。至此,长达四百六十余日的凤翔之围始解。
     据当时养疴在家的贵州平越直隶州知州郑士范《旧雨集》记载,回民起事时,曾谓郑士范曰:”唐太爷单给我人寻事,而今起事,阿訇使来告知,德行人不相惊动“。郑士范戒其且勿杀人,众人答道:”诺,不杀人,请看刀头无血。“冤有头,债有主。这说明回民最初是和官府做对,而凤翔知府张兆栋却以此蛊惑人心,挑起民族纠纷,致使凤郡村舍为墟,生灵涂炭。而府县官员却因此而加官进爵。知府张兆栋以道员用,知县唐霈霖以知府用,后补道周建平尝加盐运使衔,参将德胜尝加副将衔等。用汉、回人民的鲜血染红了他们的顶戴。难怪郑士范痛心疾呼:”可谓痛哭者也,谁生厉阶“?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2: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中国陕西宝鸡
这是一则珍贵史料.惜被县政协文史办糟蹋了.近日要回发上网.请网友看看.立论史实有何不妥处.请指教.我文中明确提示清政府制造民族矛盾.并无一字污蔑回民之词.不知当年文史办那位不学无术的东东怎混上文史办的.正儿八经的文史资料都让这些人糟蹋了.

升级   0%

发表于 2011-8-21 12: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中国陕西宝鸡
好好学习了     感谢楼主
发表于 2011-8-22 21: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soso_e14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户

本版积分规则

QQ|凤翔人社区 - 人才,租房,招聘,二手广告免费信息发布网站 ( 陕ICP备15010312号 )

GMT+8, 2024-11-23 17:48 , Processed in 0.10736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